——记经开区人民医院援彝党员 文志洋
隆冬腊月,寒风萧萧。在越西县德吉乡祝吉村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的一片土地上,五台挖掘机
挥舞着铁臂,几十名村民不畏寒风,热火朝天种植着早熟桃苗....这是该村采用飞地模式承包50亩土地建设
早熟桃产业示范园区的种植现场,驻村第一书记文志洋看着自己协调的项目开工了,脸上流露出喜悦的
笑容。
祝吉村地处高二半山,位于越西县城西南,距离县城50多公里。全村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距离
乡政府约3公里,地处高山,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群山起伏、道路崎岖、大地分布零星,人口居住分
散,境内海拔2600米以上,辖2个村民小组,206户825人,其中贫困户70户320人,主要种植土豆、荞
麦、玉米等农作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2020年达到全民小康,消除绝对的贫穷,文志洋同志做为一名
青年党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2018年6月他主动请缨,在省委组织部及市卫健委、旌阳区卫健局的统
筹安排下,被派援到凉山州越西县德吉乡祝吉村开展帮扶工作,从此与凉山签下3年的使命。2019年7月
被任命为祝吉村驻村第一书记,担任第一书记以后他深入了解分析,该村集体经济薄弱,如何发展壮大
村集体经济?诸多问题在文志洋的脑海里久久盘旋。
经过半年的考察,文志洋同工作队一起跟村两委商议,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种植优势适宜发展早
熟桃产业。说干就干,文志洋开始为早熟桃示范园建设项目四处奔波。早熟桃示范园建设最需要的是
资金,但建设的资金从何而来?文志洋为此绞尽脑汁,一直在筹集资金上下功夫、动脑筋。他按照“尽量
争取帮扶资金,立项争取农业农村局项目扶贫资金,适当挖掘村内村集体资金”的思路,多方面、多渠道
筹集资金。通过向旌阳区派驻越西县前方指挥部曾德全指挥长多次汇报该项工作,最终争取到帮扶资金
45.5万元,再是向县内农业农村局产业部门申报立项争取到20万元项目扶贫资金,与此同时,文志洋同
村两委多方协商把村集体账户上剩余的15万资金争取到一并投入早熟桃产业示范园区项目中来。就这
样,他与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们统一了步伐,并向德吉乡主要领导汇报本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得到上
级政府的大力支持。2020年1月,在他的主导下,通过飞地模式,开工建起了早熟桃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园区建起以后,村民可以到园区免费学习种植技术,同时可通过务工每月预增收1500元,示范
园区到2022年进入丰产期,最保守估计,年出产早熟桃鲜果50吨,年产值25万元以上,收益将通过现金
分红的方式,贫困户户均实现预增收2380元。”文志洋说道,通过这个产业园区,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送钱送物扶贫帮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是帮扶贫困村的根本。
贫困村落后的症结主要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身没有‘造血’功能,没有发展的抓手。”文志洋表示,第一
书记要带头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帮扶对象的自身“造血”功能。他扎实有效的工作
赢得了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广泛赞誉,祝吉村村支部书记麻卡热古说,“文志洋的到来通过移风易俗工作改
变了祝吉村的村容村貌,同时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村子自我脱贫能力 ”。老百姓看到变化更是赞不绝
口,“我们都很赞成文书记做的事情,应该为他点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援彝路上的文志洋“舍小家顾大家”,已在凉山州这片热土上踏
满了脚印,希望他不负众望,不负韶华,攻克更多难题,为越西县脱贫攻坚事业继续发光发力!